为何说我们再也拍不出《霸王别姬》,影视流量化、娱乐化的必然

来源:慈利影院人气:994 更新:2024-01-05 11:49:43

李碧华名作《霸王别姬》,我没看过原著,只看了电影。之前东西爪地听人讲过这故事,略有了解。又在电视里瞥到几眼片段。一直耿耿于怀。为了表示对这部向往已久的好片子的尊重,破天荒地买了正版影碟。然后在一个冬夜裹着棉被捧着红茶看完。如一切李氏作品,于沧桑倒转岁月轮回的幻丽之外,片中爱恨刻骨,人物鲜明,似欲乍生生活在眼前。张丰毅的小楼自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刚了,张国荣的蝶衣却是令人心髓俱碎的柔。红氍毹上,霸王别姬,刚柔相济,侠骨柔情,怕不迷得多少女子,万劫不复?阿弥陀佛。

是这场大戏挟裹了程蝶衣段小楼,还是程蝶衣段小楼,带着这段滚滚历史,扑面而来。观者恍惚了。也就是那么一二刻:连镜头也恍惚起来,就当程蝶衣从背后掐住段小楼的那一刻,人也恍惚起来,镜头切了四下,人怔怔,镜子也怔怔。

《霸王别姬》讲了什么?

有些“命中注定”也是强求而来的。

蝶衣从最开始京剧班,就与小楼有着很深厚的感情。

毋庸置疑,他们都是相互喜欢的,但是,小楼对蝶衣只是好兄弟一样的感情,而蝶衣对小楼则超越了亲情。

师哥年少时的随口戏言,小豆子承诺一句却认真了整整一生,因为那承诺就是他真正的愿望。程蝶衣的心愿不只是想把“宝剑”送给霸王,给父权形象以成就、威信和认同,而更是想当“正宫娘娘”,成为所爱的父权形象的伴侣,与段小楼厮守一生。

孰不知,师哥不是真霸王,师弟也唯有在戏里能做虞姬,于是师弟陷在戏里不能自拔,饰演虞姬时真正达到了“不疯魔不成活”的程度,每一次唱《霸王别姬》,其实都是程蝶衣所经历的一种重复,只有在舞台上,霸王段小楼才是属于他一个人的,他才能享受到这种禁忌的占有欲。

导演陈凯歌将其这部戏命名为 ——《霸王别姬》,我认为,是别有深意。

这里的「霸王别姬」四个字,不仅仅是,「霸王」段小楼和「虞姬」程蝶衣从头唱到尾的这出戏,还有,戏里戏外人物,那跌宕起伏的命运。

而,这个命运的牵线人,不是别人,恰恰是深知戏非人生的假「霸王」—— 段小楼。

这句台词曾在电影里反复出现,它不仅彻底改变了两人的命运,给了两人一次大红大紫的机会,也预示了程蝶人戏不分的一生。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写道:“悲悯是由一个人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而唤起的,一个极恶的人转入逆境,就不能唤起这种感情。 ”

程蝶衣在爱情里陷入逆境,没有唤起别人的悲悯,倒不是因为他是一个极恶的人,而是因为他自己做出的一系列错误的选择。

舞台上,虞姬和霸王生死相随,虞姬能得到霸王全部的爱,性别迷失后的程蝶衣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他不肯分清梦幻和真实。

因为电影里有这样一个片段,少年程蝶衣逃出戏班又折了回来,作为惩罚,关师傅狠狠打了他十九个耳光,即使牙床出血,可这个小孩却纹丝不动。

看到这一幕,张国荣多少有点动容,随即就找到这个小孩,抱着他拍了一张合影。这一幕刚好被陈导看见,此时的他才明白,张国荣发是把这个少年看成了自己的童年,他想真正体会一下童年的自己究竟受了多少罪,这样的话,自己才能演出最真实的程蝶衣。

刚开始学戏的时候,师傅给一班徒弟讲《霸王别姬》的戏,说:讲这出戏,这里边有个唱戏和做人的道理,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这句话,贯穿了段小楼和程蝶衣的一生 。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浪潮里,人怎么成全自个儿?

“这唱戏得疯魔,不假。可要是活着也疯魔,在这人世上,在这凡人堆里,咱们可怎么活哟?”

段小楼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

演员是电影故事演绎的媒体,演员根据姿势、目光、心理状态的演出方法诠释了影片人物特点,并促使观众们对角色的品牌形象引起共鸣,以至升高为对这部影片的思索。观众们对演员最形象化的体会便是根据人物角色登场时给观看电影者的视觉体会。影片人物角色,是这部影片的关键,他也是这部电影剧情和精粹的围绕表述者,因此,电影导演必定会切实营造故事情节,这就促使电影导演规定演员依照故事情节的特性营造角色,根据演员对人物角色的掌握演出营造故事情节,而且多方面升化。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0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