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事件有感

来源:慈利影院人气:872 更新:2024-01-05 11:46:37

前几天,大衣哥事件再次被刷上了热搜。

兜兜转转,一直以来关于大衣哥的讨论从未停止过。事到如今,不论是一些人恶意营销想从中获取利益,还是事情本身确实目的不纯。作为一名“网友”,我也属实不想关注和纠结谁是谁非了。

但由此,忽然有感:

舆论助人却也害人。

我们明明生活在一个法治社会、法治国家,但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借助舆论力量维护自身权益。反倒将真正维护正义的法律和相关职能部门忽略,甚至直接越过。

为什么呢?究竟是不信任还是觉得网络的力量更强大?

身为事件的旁观者,通过当事人各执己见的言语判定谁对谁错,难道不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吗。又或许,利用舆论力量的人本身就出发点不纯。毕竟如果把舆论控制得好,是非黑白将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意愿而非本原,比如#杭州保姆纵火案# 。但我们并不能因为个例就否定全部。相信众多通过舆论推动案件走向的众多事例中,总有些许是当事人真的无路可走,孤注一掷的方式。

但我倒觉得,这种概率“助人”的方式似乎并没有非常可取。甚至更多时候,争论对错的过程变成了比拼谁会说、谁能说。既然这样,法律的意义又在哪儿呢?

让一群完全不了解事情经过,甚至连相关方面的专业鉴别能力都没有的人,在互不认识的大众池中,以道德高点的视角俯瞰网络之中的只言片语,然后相互争个面红耳赤……好像有些可笑。

或许有人会说,政府职能部门内部存在问题,不可信。如果真的如此,相比对不了解真相的 事件进行评判,通过正确的途径,努力推动职能部门及其法律法规清正廉洁、不断完善,不是更能直接、有力的保障受害人合法权益,让迫害人无处遁形?

因为一句无厘头的不相信,所以避开根源,然后站在道德制高点,以自己认为的是非对错评判事件对错,显得尤为可笑。也让错的人有了钻空子的机会和跳脱的办法。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0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