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那些新人女导演们的过去和未来

来源:慈利影院人气:221 更新:2024-01-05 11:10:38

导演白雪

而在电影中,也确实展露出了一些女性特质,青春期少女微妙的情绪变化展现得非常细腻。

仔细一想,近两年确实出现了不少女性新人导演,也为观众奉献了诸多不错的作品。

聚焦生活经历

提起女导演,我们似乎习惯于因为性别而寻找她们的作品中关于女性特质的表达。

《第一次的别离》

北京胡同长大的杨明明,她自编自导自演的《柔情史》讲述了发生在胡同的故事,剖析了母女关系。

《柔情史》剧照

一位新人女导演曽赠,她拍摄的《云水》时,同样也取景于自己的家乡湖南……

《云水》

这么一看,似乎新人女导演都或多或少地将镜头对准了自己的家乡——或者说,是对准了自己曾经的生活。但这并非是她们的共性。

李杰的《很高兴遇见·你》是一个简单的爱情公路片。

《很高兴遇见·你》

《海上浮城》

你其实很难找到女导演的作品中有什么共性的性别表达。

性别如同故乡,是养分而非限制

曽赠曾经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谈到过这个话题,她认为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看法,决定了一个导演的电影观。这不难理解,电影本就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艺术。而一个人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理解,无外乎从自己的人生经验中获得。譬如毕赣,他的长片处女作《路边野餐》,甚至到去年的《地球最后的夜晚》,不也都是在讲发生在凯里的故事吗?又譬如贾樟柯,他的作品一以贯之都是在汾阳至上展现家国情愁。

《路边野餐》截图

《女导演》

近一些的例子如今年奥斯卡夺得最佳短片奖的《包宝宝》,其导演石之予也是一位华裔女性,若非生长在传统华人家庭的环境中,恐怕很难将华人母子的家庭关系刻画得如此惟妙惟肖。

石之予与母亲

《包宝宝》

像是《明月的暑期日记》里少女的月经的比喻:明月身着红裙站在水中,而游鱼从身下突兀地游过,这种奇妙的镜头只能让人感叹女性视角的奇妙,而这种关于身体和情感的体验是男导演天生无法感知的。

《明月的暑期日记》

我们不应该说,因为她们是女导演,所以她们的作品就必然应该如何如何。身为女性,她们成长如斯。她们作品的呈现是基于她们的人生经验。性别之于女导演,其实更像是滋养她们创作的土壤。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一个女导演的作品可能是有所谓女性意识的,但也可能没有女性意识。她的呈现可以是温柔感性的,也可以是刚强与理性的。她们的电影可以是喜剧片、纪录片、动作片……所有女导演的作品,可能唯一确切的共通之处,仅在于导演都是女性。

而性别之于导演创作来说,不应该是限制。这一点是男女通用的。

未来不设限

凯瑟琳·毕格罗

苏伦导演作品《超时空同居》

目前看来,从独立影片开始参投各大电影节来积攒名气是新人女导演们想要获得资本青睐最好的出路。当然,近些年一些导演计划为这些新人女导演们提供了另一种更快面向市场拍片的可能。

-END-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08-2023